当前位置:首页 > 人物雕塑 > 正文

洛阳瀍河古代人物雕塑,洛阳瀍河历史文化墙

  1. 有人声称宗周是洛邑,那该如何解释“赫赫宗周,褒姒灭之”呢?

有人声称宗周是洛邑,那该如何解释“赫赫宗周,褒姒灭之”呢?

宗周在今西安城区西边,宗者根本也,宗周意即大周的根本之地,文王于沣水西筑丰城,是宗庙所在地,武王于沣水东建镐京,是西周朝廷所在地,丰镐合称宗周。成王时,周公旦于伊洛盆地营建城池,共建有三座城池,于涧河营建王城,遗址在今王城公园一带,西周时是周天子东巡驻地,东周为朝廷驻地,相当于清代北京的宫城及皇城;于瀍河营建洛邑,遗址在隋唐东都洛阳,今洛阳老城一带,是坊市贸易和平民百姓居地,相当于清代北京的外城;在最东边邙山之南洛河伊河交汇处之北营建成周,是北靠邙山南临伊洛河的战略重地,成者干城也捍卫也,成周意即保卫大周之城,是成周八师总部驻地,是军事堡垒性质的卫城,相当于清代北京驻有八旗的内城,周公平定武庚之乱后,曾将殷顽迁禁于此由军队看管,后世在成周基础上筑建了汉魏洛阳城,是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的首都所在地,遗址在今天白马寺以东,汉魏洛阳城遗址一带,现已为村庄麦地了!予由洛阳坐火车东行经过此地,想起麦秀之感和黍离之悲,也情不自禁感叹世事沧桑!

宗周洛邑?没听说过!

宗周,顾名思义,是周人的“祖宗”之地,显然指的是丰镐,这是周的政治经济宗教中心。

洛阳瀍河古代人物雕塑,洛阳瀍河历史文化墙
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洛邑是什么呢?是周人在灭商之后,因为东方统治地域的扩大,不得不另外建立一个政治重心,名曰“成周”,也就是为了巩固周人的统治,为此还部署重兵来保护。

因而,声称宗周是洛邑的说法本身就是一种谬误,由此,后面的“赫赫宗周,褒姒灭之

”用来形容镐京自然是正确的。

洛阳瀍河古代人物雕塑,洛阳瀍河历史文化墙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今天在头条里看到这个问题与我前面回答的问题同处一个时期,问题问的也非常有意义。于是又开始了尝试作答。

赫赫宗周 唯有一处

周文王继位后,将周都从岐邑迁至沣水西岸的丰都。周武王则在沣水东岸建立镐京,史称“丰镐”(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)洛邑是公元前768年,周平王东迁定都的,史称“东周”。(今洛阳)尽管后世有许多史料也把洛邑一并写成宗周,无外乎是把整个周朝称为宗周,而洛邑并非周朝开朝的原始宗庙和园囿的所在之地,因此不应视为是周朝的宗周之地。“丰镐”才是历史意义上的真正宗周所在。

洛阳瀍河古代人物雕塑,洛阳瀍河历史文化墙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宗周双城 历史第一

宗周,是我国历史文献记载最早的第一座城都;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座称之为“京”的国都;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双城城市

中国著名的古代建筑史学家、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家梁思成。在1950年初,就提出在北京西郊建设新首都的建议,其中就有对宗周丰镐双都城的研究参考。

如今我国的雄安新区被誉为千年大计,同样有着双城建设的大格局。包括韩国在内的向南双城发展,双城体系规划正被越来越多的,各国各地城市建设所***用。赫赫宗周意义深远。

我也好奇,他们说宗周和成周一个西安一个洛阳,成周是洛阳,从周成王(周第二代王,武王姬发子)就开始修建并定都,一直到幽王,都有王居于成周的记载,那么问题来了,“平王东迁”是迁到哪里去了?从洛阳到洛阳?

正解是姬兴于周原,是为宗周,意即周室祖地;都于关中,是为成周,意为成为周地或者成王建都。

这个问题应该分成两方面来回答:

1、宗周是洛邑吗?答案:不是!

2、如何理解“赫赫宗周,褒姒灭之”?意思是:宗周毁于褒姒之手。但可能吗?一名弱小女子有何能力把宗周给灭了?

宗周应该是丰镐而非洛邑。

丰镐其实是两座城,分别是丰和镐。丰京城是周文王所建,当时周家把都城从西岐搬到了丰京。后来武王又继续营建了镐京,并以此为根据地发展周家王朝的事业。而洛邑虽然也是武王时期就规划好的京都,但那里不能算是“宗周”,应该是“成周”。

所谓宗周,就是指周朝的“宗”,也就是根本。周武王是在丰镐确立了周的统治地位,众诸侯最早朝拜的地方就是在丰镐,所以称为宗周

这句话来自《诗经·小雅·正月》,意思是赫赫有名的宗周最终灭在褒姒手中。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冤的说法。褒姒,来自褒国的弱女子,本来身世就非常惨,从小就是孤儿,长大后因为长得好看,被褒国的国君当成赔罪礼物送给周幽王。周幽王得到褒姒后非常宠爱,按《史记》的记载,周幽王是因为过于宠爱褒姒而导致亡国。

我们如果从褒姒的角度来分析一下,就会发现褒姒其实非常惨。她从小被遗弃,长大后也没有自由,被当成物品赠送。好不容易跟着周幽王过好日子,自己也封了皇后,儿子也封了太子,没想到最后的结局是儿子被杀,自己也被犬戎掳走了。如此还不算完,还要背负亡国妖女的骂人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洛阳瀍河古代人物雕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洛阳瀍河古代人物雕塑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